逆時針(Profhilo®)(璞菲洛彈力蛋白啟動針),又稱「彈力蛋白啟動針」、「液態電波」,是一種注射型療程,屬於「生物重塑劑」(Bio-Remodeling),定位與傳統的玻尿酸填充劑或單一型的膠原增生劑不同,逆時針把高、低分子量的玻尿酸(透明質酸,HA)整合為協同複合體,全程不使用 BDDE 等交聯劑,因此:逆時針質地輕盈、會流動,能在真皮層均勻擴散而不成塊(像液體一樣均勻鋪開,因此暱稱為「液態電波」);並以非發炎路徑為主,溫和喚醒肌膚自有的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運作。逆時針不會把臉撐大,而是讓膚質、彈性與含水度同步上升,帶來自然、不突兀的年輕化變化,堪稱再生醫學領域的新突破。
多數抗老療程都在談「補膠原」,但真正決定皮膚有沒有「Q 彈、回彈力」的,是常被忽略的彈力蛋白。你可以把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想成:膠原蛋白=鋼筋,撐起結構;彈力蛋白=橡皮筋,讓皮膚被拉扯後能彈回原位。隨著年齡與紫外線傷害,彈力蛋白會逐漸斷裂、合成能力也明顯下滑 —— 於是就算補了膠原、臉看起來較飽滿,仍可能少了年輕時的那種「彈回去」的感覺。這正是許多人做了許多療程,卻覺得質感還差一點的原因。
逆時針就是為了補上這塊缺口而生。它不是把臉撐大的填充劑,而是用 NAHYCO® 專利把高分子量+低分子量玻尿酸「抱在一起」,形成高濃度但不黏稠、不含 BDDE 的複合體。進到真皮層後,大分子先像保水海綿穩住環境、改善乾燥;小分子則像傳訊兵,緩慢釋放與關鍵細胞互動,同時啟動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的再生機制,把「鋼筋」與「橡皮筋」一次補齊。因為質地會均勻擴散,臨床多以 BAP 少點位就能覆蓋大範圍,恢復期相對輕、效果走向自然不僵。簡單說:逆時針主打的不是「哪一條皺紋不見」,而是讓整張臉在數週內水、彈、緊一起回來,呈現更年輕的整體質感。也因此,逆時針在全球 90 多國熱銷,單年度銷售 280 萬隻。
項目 | 內容 |
正式品名 | 璞菲洛高低分子玻尿酸皮下植入劑(Profhilo®) |
衛福部核可字號 | 衛部醫器輸字第037968號 |
俗稱 | 逆時針、彈力蛋白啟動針、液態電波 |
醫材分類 | 皮膚植入用玻尿酸產品(非交聯 HCC 複合體) |
製程技術 | NAHYCO® 專利熱處理:將高分子量玻尿酸(H-HA)+低分子量玻尿酸(L-HA)結合為混合協同複合體(HCCs),不含 BDDE 化學交聯劑 |
主要適應症 | 增加皮膚組織與皮膚彈性 |
注射層次 | 真皮層 |
逆時針(Profhilo)的「玻尿酸成分」走的是超純、高濃度、雙分子玻尿酸、非交聯這四件事:原料為生物發酵來源的高純度玻尿酸,通過內毒素與蛋白殘留的嚴格控管,並完成生物相容性與細胞毒性檢測,並不加入 BDDE 這類化學交聯劑,降低致敏與發炎機率、與組織更好融合;
逆時針玻尿酸配方濃度達 64 mg/2 ml,把高分子量玻尿酸(H-HA)+低分子量玻尿酸(L-HA)同瓶運作(HCCs):高分子量玻尿酸像一張保水海綿網,鋪在真皮層,先把環境「灌溉」好 —— 保水、潤、透,臉不會乾扁;低分子量玻尿酸像傳令兵,會在皮膚裡慢慢釋放,一路敲敲打打叫工班回來工作(纖維母細胞、角質形成細胞、脂肪幹細胞前驅),把膠原與彈力蛋白的機制拉起來。這種雙軌設計讓產品既能廣泛、均勻分布,又兼具質地自然不成塊、延遲性腫脹風險較低的特性。
NAHYCO™ 專利技術就是,把兩種玻尿酸 “抱在一起作用”:
逆時針(Profhilo)具有高流動、高滲透、高擴散的特性,所以用少針點就能覆蓋大範圍,帶來整體性的保濕、彈性與細紋改善,同時降低局部結塊、腫脹與恢復期。
一句話總結:逆時針不像「搬磚補洞」(填充),比較像「灌溉+叫工班回來維修」;先水、再彈、然後整體質感更順。
逆時針(Profhilo)注射在真皮層,其質地「會流開」的特性,因此不需要像水光針一樣到處點滿,而是採用 BAP(Bio Aesthetic Points,生物美學點) 五點打法,BAP 打法有科學依據(基於解剖學與血管分布)與臨床經驗支持,能避開大血管神經、又能把「圓形擴散」拼好的安全點位。BAP 好處:痛感少、針孔少、瘀青機率低、恢復快。重點是用少點位蓋大範圍,把整體膚況往上提。
臉部 BAP 五點的設計是用最少針孔,把中臉到下臉的「膚質與彈性帶」均勻鋪滿,同時避開主要血管神經。每側 5 點依序為:
BAP 五點可以涵蓋中下面部大多數鬆弛老化區域,達到自然緊緻與保濕提升,比起三點更能有全臉提亮與輪廓改善的效果;比八點更簡潔快速、侵入性更小,對於多數患者來說接受度更高,因此五點是這麼而來的。
頸部 BAP 的 10 點設計,目的是用最少針孔把前頸做「均勻鋪蓋」,同時避開大血管與主要神經。做法是:
實際上,每個人骨位、血管走向、皮膚厚度不同,醫師會微調深度與劑量;BAP 是「地圖」,不是「死背坐標」。也不建議把逆時針當作塑形填充(如鼻、下巴、明顯凹陷)或用在眼皮等極薄區;若治療區有傷口、感染、囊腫型痘、濕疹等也應暫緩。
逆時針臉部常用 BAP 每側 5 點、頸部 10 點拉提,身體則改以散點/網格配置,利用其高擴散特性達到廣覆蓋,適合用在以膚質與彈性為主的區域,總而言之,逆時針施打注射部位包括:
根據原廠所述,逆時針能增加皮膚組織與皮膚彈性, 能自然地融合於皮膚組織內,可幫助重建皮膚水分平衡。白話來說,逆時針走的是「皮膚質感變好」的路線,不是把臉撐大的那種改變,所謂「皮膚質感變好」指的是整張臉的膚質與彈性被全面調順,看起來像是睡飽+保養有做足的那種自然感,而不是某個部位被填起來或五官被改變。
逆時針效果是帶來「質感型」的年輕化:皮膚摸起來更平滑細緻、乾澀感下降,視覺上光澤與透亮度提升、反光更均勻,毛孔與細紋不那麼搶眼;彈性也回來了,捏拉後的回彈較快,下顎線與口周的鬆垮感減輕。上妝更輕鬆,底妝服貼、不易卡粉、持妝更穩,給人的整體印象不是「做了什麼」,而是精神好、皮膚狀態好。重點是均勻、自然、漸進的改善 —— 五官比例不變、體積不被撐大,但水分、彈性與紋理一起被拉上去,整體質感同步升級。
多數人在施打逆時針的當天就會感到保水與光澤上來,接著於 2~4 週陸續出現彈性提升、膚質更細緻、動靜態細紋與毛孔粗糙減少,整體看起來更緊緻、透亮;針對頸紋、口周細紋與下顎線鬆弛也常見加分。完成 2~3 次起始療程後,改善通常可維持約 6~12 個月;因為不做體積填充,五官比例不變、妝感更貼、觸感更平滑。實際成效會依年齡、日曬與作息、部位與術後保養不同,由醫師評估調整療程最準。
逆時針(Profhilo)注射次數是以 3 次為一套完整療程,第 1 次、第 2 次可間隔一個月,第 3 次則是 4~6 個月後,必要時可再進行加強治療。醫師會根據膚況與需求來評估建議。
逆時針維持多久?一般在完成第一套療程(3次)後,多數人可維持約 6~12 個月左右;不過實際長短會受年齡、日曬與作息、抽菸與否、治療部位(例如口周、頸部、手背通常較短)等影響。
第一年完成逆時針三次療程(一套)後的 6~12 個月可以再回診施打(膚質要求高者,可每 3~4 個月施打一次)。當然這時候客人就會問,已經完成一套療程,彈力蛋白已經新生,還需要再注射的必要性是什麼?
基本上,概念是這樣的,第一年打滿 3 次逆時針主要是把「底子」打好;第二年開始,每 3~4 個月補打一回當作保養,因為逆時針的複合玻尿酸大約從第 4 週起就會被身體慢慢代謝,雖然它喚醒膠原與彈力蛋白的「生物重塑」效應可維持約 3 個月,但過了這段時間,保水度與細胞活性會逐步下滑,膚況也可能往回走。
固定在 3~4 個月加一針,就像定期健身一樣,提醒皮膚「別偷懶」,把水潤與彈性維持在高檔、避免忽好忽壞。小型臨床觀察(40~65 歲、頸部治療,兩次相隔 30 天)(Sparavigna et al., 2022)也在 1 個月與 4 個月看到粗糙與鬆弛的改善,因此多會選在這段時間加強注射。不過當然,逆時針多久打一次還是取決於你的膚況與需求,以及醫師的評估建議。
逆時針的優點在於自然、均勻、恢復期短、不易饅化!
「饅化」多見於交聯型玻尿酸用來填體積時:凝膠停在某一小塊、吸水後變得鬆鬆軟軟、看起來一坨「麵包感」。而逆時針之所以不容易出現饅化是因為:
和所有注射療程一樣,逆時針並非零風險。常見且多為短暫的反應包括注射處紅腫、壓痛、搔癢、瘀青與暫時性「小泡」隆起,通常數小時至數天內緩解;較少見的情況有延長性泛紅、硬結/結節、輕度不對稱或效果不均,或因衛生/操作不當導致的感染。
極罕見但需警覺的併發症包含血管栓塞/皮膚壞死與過敏反應;若出現持續(或加劇)的疼痛、皮膚蒼白或網狀變色、視覺異常、發熱等,應立即就醫。因逆時針不做體積塑形,對深凹與明顯下垂的改善有限,若期待「立刻變立體」可能失望,常需與填充或能量療程錯層、錯時搭配。
不建議/需評估的族群包含孕哺期、已知對玻尿酸過敏、活動性皮膚感染/發炎、嚴重蟹足腫體質、近期同區注射或手術者;自體免疫疾病與使用抗凝藥者須由醫師評估。術後短期若未遵守避免高溫、劇烈運動與揉壓等照護,亦可能加重腫脹或影響均勻擴散。最後,維持效果多仰賴定期回診,時間與費用投入也是需要先行溝通的現實成本。
✅ 降風險三要素:選合格院所+有受訓與經驗的醫師+術後照護做到位
✅ 正貨檢核也別忘:外盒標籤、批號、雷射標籤、QR、保存條件,通通看過再打
先說結論:逆時針=生物重塑;玻尿酸=體積填充。
逆時針是「像水的玻尿酸複合體」在真皮層廣泛擴散,主打保水、彈性、膚質的整體提升;玻尿酸填充劑是交聯型凝膠,在特定深度做立即塑形補凹。想要自然均勻、質感變好選逆時針;要立刻撐起輪廓選填充。兩者也能在醫師評估下錯層、錯時搭配。
逆時針 vs. 玻尿酸 差異比較 | ||
面向 | 逆時針(Profhilo) | 玻尿酸填充劑 |
定位/目的 | 生物重塑:提升膚質、保水、彈性與細紋 | 體積填充:補凹陷、雕塑輪廓 |
成分/結構 | 高+低分子玻尿酸經 NAHYCO® 形成協同複合體(不含交聯劑) | 交聯型玻尿酸凝膠(有交聯劑增加穩定度) |
材質手感 | 像水一般,流動性高、易均勻擴散 | 凝膠狀,可被塑形、定位感較強 |
注射層次與打法 | 主要在真皮層,BAP 少點位(臉每側5點;頸10點) | 視目的在深層真皮/皮下/骨膜上做定點注射(較為深層) |
擴散/覆蓋 | 單點可擴散約 2~4 cm,少針孔覆蓋大範圍 | 擴散有限,多為局部定點改善 |
見效節奏 | 當天保水 → 2~4週彈性緊緻上來 | 立即塑形與補凹 |
維持時間 | 6~12 個月(完成一套3次療程後) | 6~18+ 個月(依產品/部位而異) |
外觀改變 | 不改五官比例,自然的皮膚質感變好 | 改變體積與輪廓,線條更立體 |
適用情境 | 全臉、頸部、乾紋、細紋、毛孔、輕度鬆弛 | 法令、淚溝、下巴、蘋果肌、鼻樑等塑形補凹 |
風險型態 | 均勻鋪蓋,較少「過度堆積」觀感;仍有注射常見反應 | 需精準避血管與層次;過度填充/結節風險需控管 |
恢復期 | 針孔少、不適與瘀青相對較低 | 依部位與量而定,局部腫脹較常見 |
併療搭配 | 常與音波/電波、雷射、填充錯層錯時搭配 | 可與逆時針、音波/電波、雷射搭配,但勿同區同日 |
逆時針 vs. 玻尿酸,怎麼選?
先說結論:逆時針=生物重塑(膚質與彈性升級);膠原蛋白增生劑=生物刺激(體積與支撐重建)。
如前所述,逆時針用 NAHYCO® 技術把高、低分子玻尿酸「抱成」協同複合體,不含交聯劑、質地像水,進到真皮層後均勻擴散,走的是非發炎為主的訊息調節,讓膠原+彈力蛋白同步回升,偏向整體質感變好;膠原蛋白增生劑(PLLA/CaHA/PDLLA/PCL)多為微粒或微晶,置入後靠控制性發炎喚起纖維母細胞,帶來較明顯的體積恢復與結構支撐,起效慢、但維持更長。
選擇上,想要自然不改臉型、均勻提升水潤與彈性,多傾向逆時針;想補凹、塑輪廓或需要長效支撐,膠原蛋白增生劑更適合;兩者亦可錯層、錯時合併規劃。
逆時針 vs. 膠原蛋白增生劑 差異比較 | ||
面向 | 逆時針(Profhilo) | 膠原蛋白增生劑(PLLA/CaHA/PDLLA/PCL) |
核心定位 | 生物重塑:提升保水、彈性、膚質 | 生物刺激:體積恢復、結構支撐(亦可改善膚質,視劑量/稀釋) |
成分/結構 | 高+低分子 HA 協同複合體,不含交聯劑 | 微粒/微晶聚合物或礦物(如 PLLA、CaHA…) |
作用機制 | 以非發炎路徑為主,上調膠原 + 彈力蛋白 | 透過控制性發炎刺激纖維母細胞產生膠原 |
注射層次/打法 | 主要真皮層,BAP 少點位廣覆蓋 | 多於真皮深層~皮下/骨膜上定點或扇形鋪陳 |
擴散特性 | 像水,單點可擴散約 2~4 cm,均勻不成塊 | 擴散較侷限,依劑型與稀釋度決定覆蓋範圍 |
見效節奏 | 當天保水;2~4 週彈性、細紋與光澤上來 | 1~3 個月逐步顯現,持續重塑至 6~12+ 月 |
維持時間(常見) | 完成 2~3 次起始療程後約 6~12 個月 | 12~24 個月(依材質/部位/劑量而異) |
是否塑形 | 不做體積塑形,五官比例不變 | 可補凹、提拉與輪廓雕塑(特別是深層放置時) |
術後照護 | 不建議按摩;避免高溫與揉壓,待其自擴散 | 某些品項(如 PLLA)常見5-5-5 按摩原則以降結節風險 |
可逆性 | HA 可用玻尿酸酶相對容易處理 | 多數不可逆/難逆轉(非 HA) |
風險型態 | 常見短暫紅腫小泡;嚴重事件罕見但仍需避血管 | 延遲性結節/肉芽腫風險相對高;同樣須嚴格血管風險控管 |
適用情境 | 全臉/頸膚質管理、乾紋、細紋、輕度鬆弛 | 體積流失、輪廓鬆垮;亦可用高稀釋 CaHA等做膚質改善 |
併療策略 | 與音波/電波/雷射或填充錯層錯時搭配 | 可與能量/填充分區或分時搭配;須嚴謹術後照護 |
水光針走的是表層大量補水:把非交聯型玻尿酸(有時加維他命、胜肽等)用多針頭在真皮淺層打很多小點,像在皮膚裡鋪一層「保濕面膜」,亮與水來得很快,但維持通常較短,需要密集保養式施打。
逆時針(Profhilo)則是生物重塑,用 NAHYCO® 把大分子+小分子量玻尿酸「抱成」協同複合體,不含交聯劑、像水會流開;在真皮層以 BAP 少點位(臉每側 5 點)就能覆蓋大範圍,訴求保水+彈性+細紋與緊緻一起拉升,效果更偏整體質感、維持也較長。簡單說:想要立刻水亮、短期補水選水光;想要均勻、自然、彈性同步變好選逆時針,兩者也能依醫師規劃錯時搭配。
逆時針 vs. 水光針 差異比較 | ||
面向 | 逆時針(Profhilo) | 水光針(水光注射) |
核心定位 | 生物重塑:保水+彈性+膚質整體升級 | 表層補水:快速提亮、短期保濕 |
成分/結構 | 高+低分子量玻尿酸經 NAHYCO® 形成協同複合體,不含交聯劑 | 多為非交聯型玻尿酸(有時加維他命/胜肽/抗氧化物),配方依診所而異 |
質地/擴散 | 像水、高流動,高擴散覆蓋 2~4 cm/點,不易成塊 | 黏度較輕、但擴散侷限於注射小點,需高密度點刺覆蓋 |
注射層次與打法 | 真皮層;BAP 少點位(臉每側 5 點、頸 10 點) | 真皮淺層;多點注射(常用多針頭或手打,點位數多) |
見效節奏 | 當天保水→2~4 週彈性/緊緻上來,整體質感漸進提升 | 即時水亮最明顯,妝感服貼、透亮感來得快 |
維持時間 | 完成 3 次療程後,約可維持 6~12 個月 | 1~3 個月左右(依配方/作息而異),偏保養型高頻率 |
針孔/不適 | 針孔少、恢復期短,當下小泡數小時~1~2 天消 | 針孔多,易見整臉小點紅/腫,當天~數日內緩解 |
改善面向 | 保水、彈性、細紋、輕度鬆弛、毛孔視覺、整體光澤 | 保水、即時透亮、細紋的短期撐平,對鬆弛影響有限 |
是否塑形 | 不做體積塑形,五官比例不變 | 不塑形,主要是補水發亮 |
適合對象 | 想要自然、均勻、維持較長的整體膚況升級 | 想要短期閃亮見人、活動前快速「補水打光」 |
搭配策略 | 可與能量(音波/電波/雷射)或填充錯層錯時整合 | 可與雷射/輕能量搭配,但同日大量點刺後需留意刺激負荷 |
頻率建議 | 首年 3 次;之後可以每 6~12 個月或每 3~4 個月保養補強 | 多採每月或雙月維持,屬高頻保養 |
逆時針 vs. 水光針怎麼選?
逆時針可以和其他醫美項目一起做!但同區不要同日,並依「先結構、後質感」原則排序:音波/電波多建議先做能量,待熱感與腫脹消退 1~2 週後再打逆時針(若逆時針在前,強能量至少2 週後);雷射/光療視強度錯開 —— 輕能量如淨膚、IPL 約1 週;中高能量如皮秒、染料脈衝、點陣建議1~2 週,若有微剝離/點陣換膚,依復原拉到 2~4 週;玻尿酸填充與逆時針同區不建議同日,通常錯開 2~4 週(先填充或先逆時針都可,由醫師視目標安排);肉毒桿菌素與逆時針層次不同,常可同日不同點或錯開 3~7 天;埋線拉提屬侵入性,建議先埋線、2~4 週後再逆時針(或逆時針在前也請隔 ≥2 週再埋線);微針/PRP等再生醫美療程通常錯開 1~2 週以免刺激疊加。術後一週內避免臉/頸按摩、SPA、熱療;是否能「異區同日」可由醫師當場評估血管風險與刺激總量再決定。
通用提醒
逆時針走的是生物重塑路線,重點在讓保水、彈性、膚質一起變好且自然。最適合追求均勻、低恢復期的改善,但若目標是立刻塑形或鬆弛很明顯,通常需要其他療程優先或搭配。
逆時針施打在真皮層後會自行擴散,不需要、也不建議揉壓按摩。建議術前把病史和用藥說清楚、讓皮膚維持安定;術後的關鍵是「別揉、避熱、保濕、防曬」,給它時間均勻鋪開。同時留意少數但重要的警訊,若出現異常要立刻回診。
逆時針會自己擴散、均勻鋪開,不需「揉開」;把「別揉、避熱、保濕、防曬」做到位,就是幫效果加分的關鍵。
多數人屬於「當天可上班」等級的恢復期。注射後當下在點位會出現扁平小泡樣隆起,通常數小時至1~2 天內自行變平;輕微紅腫、壓痛多在 24~48 小時內緩解,若有瘀青約 3~7 天淡化(頸部或易瘀體質可能稍久)。
為讓製劑均勻擴散,前 24 小時避免上妝、流汗運動與觸摸按壓,一週內避開三溫暖/溫泉等高溫與臉頸按摩;隔天可正常溫和清潔、保濕、防曬。若出現持續或加劇的疼痛、膚色異常(發白/發紫/網狀)、發熱,或小泡 >72 小時仍未消退,請立即回診。
逆時針(Profhilo)每盒 2 ml(標準一支)約 NT$40,000~45,000;也常見把3 次起始療程打成套的方案,約 NT$108,000 左右(實際仍依診所與醫師而異)。
⚠️ 小提醒(辨識正貨):台灣正規品名為「璞菲洛高低分子玻尿酸皮下植入劑」,可對照衛部醫器輸入字第 037968 號;諮詢時可請診所出示外盒與正貨標籤。
到院前,建議先確認:一次療程用量是否就是2 ml一支、是否含回診與藥膏、不同部位是否需加購、是否有套數價/效期,以及是否能提供原廠正貨證明。
影響逆時針費用因素通常包括:醫師資歷與操作時間、是否一次購買多次療程(套數價)、治療部位(臉/頸/手背單區或合併)、是否含回診與術後照護,以及是否與其它療程(雷射、電波/音波)打包。部分診所只提供到院評估後報價,屬正常做法。
金芝妍強調專業、安全、高品質的醫療環境及專業的醫療團隊,醫師皆有不同的專攻領域,針對不同需求的顧客給予適合的醫療建議。我們堅持只採用合格有認證的原廠耗材,開刀房全面採用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手術設備,目前為桃園唯一一家!超高規格的手術醫療品質,值得您信賴。精緻的服務,舒適的環境,注重每個顧客的隱私且尊重,各部門皆環環相扣,把關優質的服務品質,讓您擁有美好的醫美體驗。
👉 了解更多療程介紹:逆時針(Profhilo)
💌 金芝妍LINE線上客服 💌
近期逆時針話題正熱,我們也整理了PTT、Dcard網友常見問題如下供參~
逆時針(Profhilo)是一種注射型療程,屬於「生物重塑劑」(Bio-Remodeling),不是傳統的玻尿酸填充劑。它內含高濃度的高低分子玻尿酸,透過特殊專利技術,能夠刺激自體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增生,改善肌膚鬆弛、乾燥與細紋問題,同時提升肌膚緊實度與光澤。
逆時針的主要功效包括:
逆時針施打頻率可參考下方整理。詳細頻率可由醫師依個人膚質與需求調整。
逆時針多少錢?
逆時針單次療程約 40,000~45,000 元,完整三次療程約 108,000 元。
逆時針約可維持 6~12 個月,若有良好的肌膚基礎與生活作息,部分人效果可延長至一年以上。
逆時針屬於低風險療程,但可能有以下暫時性反應:
比較項目 | 逆時針(Profhilo) | 玻尿酸 | 膠原蛋白增生劑 | 水光針 |
主要成分 | 高低分子玻尿酸(非交聯) | 交聯玻尿酸 | 聚雙旋乳酸(PDLLA)或聚左旋乳酸(PLLA) | 非交聯玻尿酸、維他命、胜肽等混合 |
作用原理 | 水感滲透肌膚、刺激膠原增生 | 填補凹陷、支撐立體 | 刺激自體膠原增生 | 保濕補水、改善乾燥與膚況 |
是否支撐凹陷 | ❌ 不支撐 | ✅ 明顯支撐凹陷 | ⚠️ 少部分支撐(視部位與技術) | ❌ 不支撐 |
膠原蛋白刺激效果 | ✅ 溫和刺激 | ❌ 無刺激 | ✅✅ 強效刺激 | ⚠️ 輕微刺激 |
質地與擴散性 | 水感滑順、容易擴散 | 膠狀、黏稠 | 粉狀懸浮液,擴散性依技術而異 | 水感輕盈、均勻注射 |
產生饅化風險 | 極低(無交聯劑) | 中(與注射技術有關) | 中高(需錯層注射、避免結節) | 極低 |
注射部位與層次 | 真皮層上緣為主 | 真皮下層~皮下 | 真皮下層或皮下層(視品牌) | 真皮淺層 |
療程間隔與次數 | 初期2次,間隔1個月;之後依需維持 | 每次可單獨使用,效果隨時間下降 | 多次施打、每次間隔4–6週 | 建議每月一次、長期保養 |
平均價格區間 |
| 約 1~2 萬/支(視部位) | 約 1.5~3 萬/次(視品牌與劑量) | 約 5千~1.5 萬/次 |
可以!但同區不要同日,至少需間隔 2~4 週,並依「先結構、後質感」原則排序:
醫美項目 | 與逆時針搭配原則 |
音波/電波 → 逆時針 | 多數情況「先能量、後逆時針」,間隔 1~2 週(視能量強度與恢復) |
雷射/光療 ↔ 逆時針 | 避免同日,通常錯開 1~2 週 |
玻尿酸填充 ↔ 逆時針 | 同區位建議 間隔 2~4 週 |
生物刺激劑 ↔ 逆時針 | 建議「錯層、錯時」注射,間隔 2~4 週以上 |
逆時針不易產生饅化的原因有三:
✍️【饅化】延伸閱讀:饅化是什麼?饅化臉、饅化原因、饅化修復案例一次看!
因為逆時針是把「會流動的」高濃度玻尿酸打進真皮,像液體一樣均勻鋪開,溫和啟動膠原與彈力蛋白新生。效果走向整體緊實、彈潤、有質感,感覺類似做電波,所以被暱稱為「液態電波」。